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部大型音乐舞蹈作品。该作品于1961年8月1日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首演,共演出8天,观众达2万多人,随后又进行了多场招待演出,受到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林彪、罗荣桓、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创作背景: 1960年,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访问朝鲜期间观看了朝鲜大型歌舞《三千里江山》,深受启发。回国后,他指示空政文工团创作一台以革命历史歌曲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歌舞,以教育年轻一代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空政文工团随即组织创作人员赴江西井冈山等地搜集整理革命历史歌曲,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这部作品。 主创团队: 编导组由牛畅、佟承杰、朱正本、张士燮、姚学诚、胡大德、谷娣、孟兆祥等人组成,导演为华纯。摄影由薛伯青负责,录音为郭大震,化妆为李洪泉,美工由刘竞生、张敦仁担任。主要演员包括秦万檀、孟兆祥、罗棠因、罗棣因等,特邀独唱演员马玉涛、秦万檀、潘天惠参与演出。 演出内容: 作品共9场16景,演唱了46首革命历史歌曲,包括《国际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十送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南泥湾》、《东方红》等经典曲目。演出形式丰富多样,包含合唱、独唱、舞蹈、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生动的舞台表演再现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 艺术特色: 作品首次尝试将革命历史歌曲与舞蹈、朗诵、戏剧表演相结合,开创了"音乐舞蹈史诗"这一艺术形式的先河。每场演出都有明确的主题,并通过朗诵词串联起各个历史时期,使整场表演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社会影响: 演出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引起强烈反响,观众达7万多人次。首都各大报纸纷纷发表评论,称赞其为"革命历史的颂歌"。这部作品直接启发了1964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周恩来总理在总结会上特别肯定了《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开创性贡献。 历史意义: 作为中国第一部大型革命历史题材音乐舞蹈作品,《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宣传教育作用,更为后来《东方红》等经典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剧情简介
3C电影(www.3ckk.com)为您提供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 1080P、720P、HD高清、BD蓝光等各种版本免费观看地址,以及本片剧情简介、参演明星、导演、预告片、幕后花絮、剧照海报、精选评论等信息,所有信息均由互联网上面收集整理而来。